臺灣豫劇團《鏢客》戲曲推廣講座-「守護:與你同在的這時空」
逆時針的冒險旅程,江湖裡的腥風血雨
英雄相聚逆轉結局,只為守護心中最愛
「無數的巧合或是機緣在我們身邊交錯,有些我們知道,有些我們可能根本不知道,但它們卻在發生著、影響著生命可能會導向不同的結果。」編劇劉建幗將為臺灣豫劇團量身打造一齣充滿江湖風的武俠風格演出,暨符合臺灣豫劇特性又能讓劇團主要演員以各自魅力散發舞台風采,故事看似從江湖上的鏢客開始,卻傳遞出一群「小人物」各自為了心中想要守護的事情而形成緊密的關係,與夥伴、與在地切割不斷的「絆(きずなKIZUNA)」,凝聚彼此走向未來的力量,在這千變萬化的時代裡,逐漸成為風格迥異卻又引人入勝的「超‧時空英雄」。
《鏢客DEFENDER》遊走在傳統與現代的劇場語彙和腦洞大開的奇幻異想,帶領觀眾跟隨主人翁的腳步,踏上充滿熱血、勇氣的冒險旅程。全劇充滿武俠劇式的懸疑情節和俠義精神,面對「現在」退無可退的絕境,不管「未來」能否活著離開,眾人「此刻」因緣份齊聚共商對策,不去探究複雜的因果論,也不管當下的命運相會是人世間短暫偶然的相遇或是長遠的陪伴,都讓我們且走且珍惜。
------講座心得------
──主持人開場──
為符合《鏢客》的主題,主持人特別用了很「江湖味」的方式跟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們請安問好,且開場先來個有獎徵答的小互動暖場:
- 超級送分題的「豫劇的「豫」,是中國哪一個省分的簡稱?」(河南)
- 越級打怪題的「豫劇在西元幾年成團?」(1953年)
豫劇團自1953年在臺灣落地生根已經70年,跟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同一年,甚至比第一座迪士尼樂園來要年長兩歲。
(連迪士尼樂園都要叫臺灣豫劇團一聲大哥!)
在這第七十周年,豫劇團推出武俠風格的強檔大戲《鏢客》-由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老師領軍,加上走跳戲曲界的編導劉建幗老師的參與,和傳藝雙金得主周以謙老師(榮獲第32及33屆的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獎』)的重棒回歸,以及領銜主演的靈魂人物們-當家花旦蕭揚玲、豫劇王子劉建華、豫劇辣旦張瑄庭、美聲公主謝文琪,當然還有少不了豫劇團大大小小老中青三代的演員們。
以超強卡司來歡慶豫劇團的七十大壽,更重要的是新舊交替的「傳承」,除了演員的努力,還須靠觀眾們的支持!畢竟,江湖在走,觀眾還是要有滴!
──海玲老師打頭陣──
【從前從前的講古時間】
- 1949年因為國共內戰,一群人包含張岫雲老師隨著黃杰,逃難到越南富國島3年,期間成立「中洲豫劇團」,而後再輾轉來到臺灣高雄左營,編入海軍陸戰隊,於1953年成立飛馬豫劇團。
- 因在富國島上的生活困苦,所以演出時以紅藥水、麵粉以及大鍋底下的灰燼作為紅、白、黑的顏料來化妝;鑼鼓則用洗臉盆跟椰子殼代替。
- 劇團最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勞軍」,一解老兵們的思鄉之情。
- 豫劇屬地方戲曲原較重唱腔,但傳承到第二代時,特別請來京劇老師來加強身段基本功。
- 豫劇團因為資源少、演員少,所以每個人都被要求要能夠跨行當演出。
- 豫劇團隸屬單位的歷程:國防部(鄉愁式、愛國式演出)→教育部(教育、校園推廣)→文化部(藝文傳承)。
【《鏢客》工商服務時間】
- 《鏢客》除了武俠劇、江湖風以及粉紅泡泡的愛情戲,更加入「超越時空」的科幻元素,讓劇情更加豐富新鮮且燒腦。
- 跟高雄市國樂團聯袂演出,臺北場於臺灣戲曲中心演出,高雄場則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 這次劇本由鬼才編導劉建幗量身打造,豫劇團的《觀音》(王海玲退休之作)及《蘭若寺》(改編「倩女幽魂」,但寧采臣不愛聶小倩,卻愛小鬍·渣男燕赤霞)皆出自她手。
- 全新的武打設計,有別以往傳統戲曲的程式化對打套路。
- 劇情核心-豫劇團精神,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大家互相扶持。
──周以謙音樂課──
- 豫劇源自秦腔,河南跟山東的西邊為大宗,音樂、行當及藝術發展成熟。
- 不同劇種間最大的差異在於「語言及音樂」,語言決定音樂的走向。豫劇屬於北方劇種,為「七聲」音階;南方劇種如歌仔戲為「五聲」音階。
- 豫劇本假嗓互用,唱腔為板腔體,有:
「慢板」,一板三眼,4/4拍
「二八板」,一板一眼,2/4拍
「流水」,有板無眼,1/4拍
「非板」,無板無眼」 - 豫劇主要伴奏樂器為「板胡」。
──劉建幗之編劇的多重宇宙──
《鏢客》這是一齣被海玲老師情緒勒索的作品(X),除了要符合臺灣豫劇團七十周年慶的精神跟特色之外,也同時必須呼應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英雄.超時空」的主題。
基於要替豫劇團上上下下老中青三代的演員量身設戲的情況下,而選定了「江湖武俠」的風格,以「鏢局」專責護送財貨及保護人身安全的機構作為發想,強調分工合作及團隊精神,而誕生了《鏢客》這齣戲,旨在描述一群江湖小人物「守護」的故事。
而為遵循「英雄.超時空」主體規劃,其創作歷程拆解如下:
※「英雄」的定義對建幗編劇而言,不一定是武林高手或絕世奇才,而是任何一個人只要在某些時刻願意為了人、事、物挺身而出奮戰到底,他都可以是一位英雄!
(舉例《蘭若寺》中,一臉寫著「我很萌,請保護我!」天真單純又帶點小迷糊看起來沒什麼路用的寧采臣,卻在最危急的時刻捨命救聶小倩-「正氣,是活在對身邊重要的人,斷不了的關心在意,在這些慾望之中,還能直挺挺的站著!」,此時此刻的寧采臣絕對是本劇中的英雄!)
※在劇情中以「溯時香」這個寶物來呈現「超時空」,其遊戲規則為「聞到此香之人的心魂即可短暫的回到兩天前的自己身上」,此設定更替劇情上添加了不少懸疑的鋪陳。
《鏢客》隱隱呼應著臺灣豫劇團,像是劇團成員來自不同領域,有京劇、歌仔戲、客家戲……等的人齊聚一堂,對應劇情中一路上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成為夥伴,守護著彼此。更針對王海玲跟朱海珊老師兩位豫劇團的大家長安排了可以呼應戲裡戲外的特殊角色。
(所以會是類似周星馳《功夫》裡退出江湖的「小龍女」跟「楊過」嗎XD?)
更借用近年最HITO的科幻電影《媽的多重宇宙》的概念-每一種選擇,都會岔出不同的平行宇宙,有不同的結局,我們也永遠不會知道所做的選擇是「最好」還是「最壞」,所以只需要專注在當下的選擇,珍惜當下的時刻,守護這個時空。套用國小老師最無聊的造樣造句「如果……就……」:
如果軍隊沒有來臺灣,或許就沒有臺灣豫劇團了;
如果王海玲順利參加了芭蕾舞比賽,或許她就成為了揚名國際的舞蹈大師了;
如果朱海珊當年沒有看到火車上寫有「豫」字的箱子,或許她就進了其他劇團
如果蕭揚玲早一點報考劇校,或許她的選擇就不只有豫劇;
如果謝文琪踏上歌星之路,或許當年就多了一位玉女歌手。
──謝文琪的入豫宇宙──
文琪在《鏢客》中,一改過往柔柔弱弱、哭哭啼啼的青衣角色,這次挑戰飾演武功高強的男人婆,還是個爆破專家。
而文琪分享,當初會學豫劇只是因為有個歌星夢,所以報考了國光藝校的京劇科跟豫劇科,最後選擇豫劇只是因為「豫」的筆劃比「京」還多,看起來好像比較厲害!
──張瑄庭的入豫宇宙──
瑄庭是京劇出身,本來到豫劇團是收山不幹演員了,但受到海玲老師的提攜,而成為了豫劇團的辣旦,所以希望這份傳承可以繼續下去。
──劉建華之不能只有我演過這些莫名其妙的劇情──
建華表示建幗的劇本風格一貫是非常新奇、腦洞大開且極具挑戰性,《鏢客》不管在音樂及表演方式絕對會帶給大家全新的感受。
建華還邀請揚玲一同示範了《鏢客》劇情中的一段郎情妾意劍及情意綿綿刀法。
(並沒有)
──Q&A──
這一次Q&A問得有點無聊,但還是簡單紀錄……
Q1:「超時空的部分是哪些部分?」
建幗:「溯時香的設定......下略百字」
(編劇在講都沒在聽!!)
Q2:「傳統戲曲比較少有穿越時空的內容,想了解音樂上怎麼呈現?」
以謙:「編劇說要有一些動漫感,我會盡力做到!音樂的部分我還在努力中,會保留傳統唱腔,會在旋律上做不同嘗試。」
建幗:「奇巧的《蝴蝶效應》也是戲曲類型的時空穿越,是用不同劇種來區隔不同時空。」
Q3:「豫劇團什麼時候會到全省各地公演?」
海玲:「外台戲的演出比較少,主要還是內台戲的演出居多,可以加入臺灣豫劇團的臉書追蹤演出訊息。」
──後記──
真心很推薦大家有機會可以參加豫劇團的講座,通常講座結束後會預留大約10-20分鐘的時間可以跟演員們互動,實在很難得有這種公開的機會可以跟大師級人物面對面交流,不管是請益還是心得分享,我覺得這真的會是一個很酷的經驗!
BTW,這是我第四次參加豫劇團的講座,豫劇團一貫的風格除了禮物狂抽猛送之外,還有他們的人都非常淳樸又平易近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每次都願意分享講座內容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既然豫劇在臺灣落地生根70年了,更希望這門藝術能夠遍地開花,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戲曲的美!而且臺灣就剩下這麼唯一一個豫劇團了,保育類等級的劇團,需要大家的愛護啊!!
地方劇團需要大家的支持!
一人一票,多買也不嫌少,精采也不忘叫聲好!購票走起!
揚玲好萌
【沒有收半毛錢的工商服務時間】
5/6-5/7《鏢客》-高雄場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07642338933432325
5/13-5/14《鏢客》-臺北場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02250672136335365
圖片出處—臺灣豫劇團